工业园区是我国工业碳排放集中的区域,国家级和省级园区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的31%,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要牵住的“牛鼻子”。
制定统一的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指南,形成碳核算统计标准,并搭建碳排放信息统计监测平台,主要着力点应放在提供资源能源利用效率、挖掘环境基础设施的减排潜力上,并推进第三方治理。
经过40多年的快速发展,全国2543家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(工业园区)贡献了50%以上的工业产业,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的关键载体和重要动力,是工业集约集聚发展、支撑制造强国战略的核心载体。但同时,工业园区也是资源能源集中消耗的大户,是工业污染集中排放的场所,已成为我国工业污染防治的主战场。
我国工业园区数量多、种类广、发展阶段各异,中小规模园区数量多,园区对碳达峰的内涵认识上还不统一,存在排放总量控制、套“紧箍咒”的顾虑;园区产品种类门类多、规模技术差异大,更新迭代快,加之园区基础设施多样,开展精细化减污降碳面临多对象、多层级、多主体等复合型技术难题;园区面积范围口径多样,企业注册地域经营地分离现象多见,导致碳核算边界范围不统一。“双碳”目标下,工业园区如何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路子?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代表的国家级园区要率先行动,建议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时,重点从能源、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、废弃物处理处置三大主要排放源进行核算,逐步完善深化园区碳核算体系,构建园区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。
扫码添加微信,一对一咨询产品、免费报价
1、本土化服务优势 国内品牌更熟悉中国建筑规范与用户需求,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。例如,国内楼宇自控...
能耗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 1、实时监测与数据采集 通过智能电表、温湿度传感器等设备,实时采集能耗...
1、感知层 传感器:如温度传感器、湿度传感器、光照传感器等,负责实时采集环境参数。 执行器:如...
国产楼控系统挑战与应对:破局行业痛点 1. 技术壁垒突破 针对楼控系统IT与OT融合难题,三水...